2007年,《变1》在内地上映票房大卖,让孩之宝开始蠢蠢欲动。2008年10月,孩之宝终于重返大陆市场,在上海成立了孩之宝贸易(中国)有限公司,这个时机点的选择与变形金刚的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2010年的暑期,孩之宝在上海举办了亚洲地区最大的变形金刚中国官方年会,近四千件的变形金刚经典玩具悉数展出,童年经典款式在让已经变成“大人”们的大龄儿童们唏嘘不已的同时,新材料新工艺之下炮制的全新高科技变形金刚玩具也让当年的变形金刚迷的下一代们被俘虏。值得的一提的是,这一次,孩之宝不仅仅是卖玩具这么简单了。图书、服饰、文具、游戏无所不包。而其他授权出售的印有变形金刚元素的水杯、工具箱、车饰更是举不胜举。
孩之宝重返中国大陆市场,2010年在上海举办中国首届变形金刚官方年会
孩之宝在商业上的精明,仅从它的授权之道就可见一斑,变形金刚图书都分成了真人电影类、怀旧动漫类、新拍动画类三种,分别进行授权出售。游戏方面亦是如此,英文版开开发权授予欧美厂商,又以“变形金刚在线”为名将中文版单独售予国内知名的网龙公司,生意经做到了这个份上,的确是值得国内动漫及影视制作、发行的厂商好好反思了。孩之宝公司经过了27年的起起落落,甚至是刺刀见红的搏杀,才有了如今变形金刚三部曲在中国的大卖特卖,这一切显然不是光靠“埋头把作品做好,对得起良心”就能做到的。
明年,由孩之宝品牌授权的两部动作大片《特种部队2》和《战舰》又将征战暑期档,至于大家都关心的《变形金刚4》,孩之宝也说了,不会有《变4》,倒是有一个叫变形金刚全新三部曲的计划,很快就会启动了。相信孩之宝书写的变形金刚传奇故事,会给国内的玩具制造商、动画制作厂最生动的启示,什么时候大家不再把鸡蛋都放在影院的筐子里了,也许今夏几部制作精良的国产动画电影就不会再亏损了
在《变2》开场上海打斗戏中一闪而过的美特斯邦威广告牌
关键词八:广告植入
如果说冯氏喜剧把国产片的植入做到了极致,那么《变形金刚》则吹响了中国式植入进军好莱坞的号角。在《变2》中,美特斯邦威只能叫做牛刀小试。一晃而过的擎天柱户外广告虽然让眼尖的影迷以挖彩蛋的形式予以曝光,但反响一般。倒是随后满大街的美特斯邦威牌变形金刚T恤让其声名鹊起。当时,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从此中国品牌与好莱坞的蜜月期已经为时不远了。
《变3》中又见到美特斯邦威广告牌(画面左侧)
当《变3》呈现在内地观众面前时,让一些观众吃惊非小的不仅仅有华丽无比的特效画面,还有中国品牌的“财大气粗”。与耐克、思科、诺基亚等一晃而过的温柔植入相比,国产品牌的中国式植入更简单干脆,更直接粗暴:男主角穿着美特斯邦威的MTEE短衫长达一分多钟,联想的显示器和TCL的液晶电视时不时就在观众面前秀一把。当然,最舍得扔银子的还是伊利,舒化奶不仅有广告语,还有剧情,成为内地放映时的最大笑点。
据媒体报道,为伊利牵线的某中介商表示,伊利最初的设计是让大黄蜂喝舒化奶,但因为剧组的强烈反对而作罢。据悉,在明年即将上映的第23集《007》和《特种部队2》中,我们还将看到熟悉的国产品牌面孔,看来,由变形金刚开启的中国式植入风潮还将继续吹下去。
关键词九:3D
自《阿凡达》以后,中国观众(当然也包括全球观众)对于3D的好感正在逐渐下降。大批伪3D之作的出现,让人们对这个新鲜玩意感到厌倦,而更让人不可忍受的是,与昏暗和缩小的画面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票价的节节攀升,3D不再是吸引观众进影院的法宝,但却成了影院变相涨价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 “只有字幕是立体的” 的《诸神之战》让人感觉是被影院和3D愚弄了,而仅仅过了一年多,刚刚下线的《加勒比海盗4》昏天黑地的3D效果再次考验着人们对立体电影的耐心。
就在《变3》即将登陆中国前夕,一封由导演迈克尔·贝写给北美各家影院(其实也是写给全球各影院的)的信函,在国内引起不小的波澜,贝导在信中请求各家影院能在放映《变3》时“把放映机灯泡调亮”,实质上,这等于是揭开了一个在业内早已公开但公众却知之不多的秘密--观众总是抱怨3D版效果太暗,殊不知这并不仅仅是基于3D技术本身的问题,也有影院暗箱操作的原因。至少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