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多版本中,模具编号最多的是我手中的美tm威,见下图:

######## G1威震天的拆解 ########
老威拆解的关键一步就是胸部的拆解,其实也简单用手或者扁头小撬棍轻轻拨起顺势上推即可取下。

把胸部拆解下来之后,剩下的地方,见螺丝就拧就可以了。
前文提到,由于工艺的变化,老威很多螺丝固定的部位变成了铆钉,因此不便于拆卸,只有元年的大部分老威能拆得彻底一些,那么现在就让大家看看,老威都是有哪些零部件组成的:

但是在复刻版里老威替换件的做法已经几乎无法实现了,这样也降低了往元年主体上偷梁换柱的概率,当然其实本身各部件的细节上也是有差异的。通过上面的图片,不由得感叹,早在1983年,日本的玩具工业就已经达到了如此地步。真希望有朝一日我也能设计一款变形玩具,来向大师们致敬。
————结束语————
其实关于g1威震天的话题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版面的区别,纸品内容的区别,细节的区别,以及延伸出来的知识点和话题:
1、 比如包装上显示出来的美日对于汽车人和霸天虎派别及部分人物不同的称呼。
2、 日版玩具编号的问题:起初为两派混合数字编号,后来分为C、D开头的编号。(延伸阅读:g1日版玩具编号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60e510100m5o5.html)
3、 产地及年代注释的区别:日版产地在包装的前面,美版产地在包装的后面,日版年代会包含史前玩具发行的年代。
4、 日版元年不同版本包装上体现的takara商标的变化:抱妹为何出现,后来为何取消(延伸阅读:抱妹的秘密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60e51010134tq.html)
5、 人物封绘和动画的画师:都是谁?都有哪些作品?
6、 封绘人物与玩具实物的区别:如再见威封绘臂腿为蓝色,玩具为红色。
7、 玩具包装上点卡的作用:stars活动美日的区别,南海版为何取消?
8、 不同版本玩具厂家的信息:孩之宝、takara、mb、iga、gig、南海盐步等等。
(延伸阅读:Iga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60e510101bwde.html
gig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60e5101013xlu.html
mb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560e510100w4g4.html)
9、纸品里的回函和宣传页:海报的区别以及里面的不完美?南海版为何没有?
10、复刻版贴纸的细微差别:如何区分?
11、玩具内包材质的变化:由泡沫到塑料的变化,哪年开始的?除了降低成本,是否还有环保的要求?整体的降低成本的问题还可以延伸出大电影时代金属到塑料的变革,黄角版的问题。
12、玩具主体热感的区别:热感的由来?何时开始?何时结束?热感在主体不同的位置变化。
13、玩具发生在玩家身上的故事:比如我的南海老威在当兵入伍前送给了我的哥们。。。。。。
等等等等,由g1老威延伸出来的这一个个话题都能展开成一个个小专题来细化和讨论。等有机会再和大家一起娓娓道来。今年正值变形金刚30周年之际,因此最后再啰嗦一段话来结束本文。
————向变形金刚致敬,向我们的爱好致敬————
每个玩具背后都有着大量的信息,从玩具(动画)幕后的设计者、工作者,到厂家的包装、发售、宣传;从玩具的二手交流,到发生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故事;从我们收集把玩,到通过自己的玩具延伸乐趣、创造价值,比如diy、拍剧场、写评测、参加展会、举办聚会;从因为相同的爱好结识的每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到朋友之间的分享交流、帮助、鼓励等等,这所有的一切,都是g1文化,乃至玩具文化的组成部分。玩具绝不仅仅是玩具,我们也绝不是玩物丧志的幼稚的孩子,请尊重我们的爱好,请欣赏我们传承和创造的文化,请试着聆听和感受我们的执着和为此的付出。
兄弟们,请相信并记住:玩,就是一种文化。让我们一起,向变形金刚致敬,向我们的爱好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