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人郑重申明,此文仅限于玩具本身的差别与对比,请勿在本贴对比和讨论G1淤泥和KO淤泥的价值价格,相差20多年的作品,G1为真品,KO为仿品价值取向无从对比,也请那些要为KO招魂的亡灵人士们自己开个贴去快活。
最近由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忙碌,评测的文字和图片都放慢了进度,为了在奥运期间把5篇评测做完,所以写文字和图片处理都是在繁忙中完成的。与上一篇介绍完全一样,黄色“KO”LOGO覆盖的图片为KO部分,相反则为G1部分。
【KO淤泥篇】
与钢索不同的是,G1设计的淤泥玩具本身电镀范围更大,整个胸甲全部由银色电镀覆盖着。不过从目前存世的G1淤泥来看,反而电镀部分比钢索易保存一些。笔者还是拍摄了一组详尽的G1淤泥与KO淤泥的图片作为对比。
注:上图为KO版本淤泥外包正面实物图
注:上图为KO版本淤泥侧面包装图
注:上图为KO版本淤泥外包反面实物图
拿到KO恐龙外包装的第一感觉,就是纸质特别光滑,比较G1所采用的那种纸品光滑了许多,类似于洗照片分类成光面与绒面的那种感觉。上面三副图片分别是正面反面和侧面。
注:上图可见采用的印刷用纸光滑超过G1
从上图的细节来品味的话,KO的印刷缺乏G1外包装印刷的那种特有的颗粒感,或者叫网纹感,生产包装纸的厂家众多纸质众多又分成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厚度和光泽度,虽然我对印刷完全是门外汉,但是这点尝试还是有的,石老板要想从千百万种纸质的选材中找到20多年前TAKARA和HASBRO所采用的那几种谈何容易啊。
注:上图可见能量条曲线比G1明显
注:上图为KO版红卡跟G1对比效果
能量条的印刷我觉得是比较难以掌控的印刷技术,也请懂印刷技术的朋友帮忙补充,KO的纸品这部分的印刷比较明显,反应TF人物技能特点线条比较明显。大家可以通过上图KO版对比G1版红卡效果看出明显的区别,G1玩具所附带的红卡能够很自然的过滤掉G1外包后面能量条的其它颜色,自然并且清晰准确的表现出能量条上角色的主要线条,而KO版跟G1的进行对比则显得模糊不清。
注:上图为KO纸品部分包括红卡贴纸和说明书
注:上图中KO钢索所包含的KO贴纸
纸品方面KO的说明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怪怪的,不像G1的人物说明书那样感觉线条流畅自然,而贴纸由于早于KO玩具推出,贴纸的反面依然有文字可以分辨KO还是G1。有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笔者所尝试过的,G1贴纸接触到水以后,用手适度摩擦不会掉色,而KO贴纸触水以后非常容易掉色。由于之前我曾经拿到过KO版的守护神以及大无畏等组合角色的贴纸与G1的详细对比过,发觉主要区别是KO的线条过于流畅和纤细准确,而G1的贴纸上的线条反而歪曲和粗细不一,所以这一次特别留心观察了KO恐龙贴纸与G1贴纸的区别,KO在仿真程度上又再上了一个台阶,接近程度非常高,比较的结果让人汗颜。如果不是因为说明书差别比较大,纸品的仿真指数可能能达到4.5分。
注:上图为内包以及内包塑料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恐龙形态全景对比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恐龙形态全景对比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机器人形态全景对比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机器人形态全景对比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面部刻画对比
从上图来看,G1的淤泥面部刻画清晰有力,形象准确而KO的则对比起来模糊而不够清晰。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金属胸部对比
从上图来看,G1淤泥的金属胸部涂装红漆鲜艳而且平滑柔和,而KO的金属涂装红色为暗红并且上色不均匀。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脖子背部对比
从上图来看,G1淤泥专门在恐龙形态的脖子背部为热感预留了正方形的一小块面积,方便粘贴热感,而KO恐龙则没有考虑这个细节,不知道是不是我对比的版本之前的区别,在铭文部分会有交代。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底部对比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电镀转轴部分对比
从上图看的出来,底部区别还是蛮大的,G1跟KO淤泥的电镀胸甲翻转的轴的位置,轴孔所在的地方都不一样,图中采用黄色箭头指出,另外G1的在铭文和螺丝上方多了一个方形孔,而KO没有这个细节。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铭文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出,笔者所用于对比的G1淤泥跟KO淤泥所采用的原型不是一个版本,笔者所才用的铭文多了“HASBRO 1980, 1984”的字样,属于美版日产的可能性多一点,而KO所采用的淤泥原型版本属于日版的可能性多一点。不知道是G1的各个淤泥版本之间的区别才使得KO没有预留热感位置,和转轴位置不对应呢,还是KO的设计是这样,此疑点还请手里有跟KO淤泥铭文一致的朋友帮忙补充一下。
注:上图为G1淤泥与KO的电镀部分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