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评论

TF315 --- KO钢索篇

时间:2011-08-18 15:24:00   来源:   责任编辑:不欺负人   

【前言】

  还记得KO这个名词诞生之初是伴随着KO巨浪在EBAY上被指出而“声名鹊起”的,虽然这个名词的名称在电子竞技领域朗朗上口,然后如今在TF圈子里面却犹如过街老鼠一样。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个复刻大都市,大力金刚,大力神可望而不可及的年代里,除了涉世未深的新人,甚至是部分老人,对于KO都多多少少充满了那么一点点的好感,因为有了KO让我们最终爱的G1玩具价格不再高不可攀,距离也不再海市蜃楼。

  而当时光穿越,我们从2005年跨越到2008年时,我们已经慢慢发觉,KO的品种已经泛滥在EBAY在淘宝的各个角落。这个时候,迷友们玩家们对KO的恐惧感已经远远超越了当初的憧憬。谁也不希望自己高价购入的玩具在许久以后才发现充斥着KO,这还不能算最悲哀的,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高价购入的玩具到转手也没有发现充斥着KO。从G1散货到MIB或者MISB,甚至发现的AFA,都已经被KO所侵蚀开始变得浑浊。

  从巨浪到磁带继而到擎天柱,在这个阶段里面KO的作品多多少少跟G1相比做工以及品质都想去甚远,普通玩家可以比较轻松的分辨KO和G1的差距。然而,当距离上一次评测KO磁带之后,时隔三年我再一次制作这个G1与KO之间的对比评测贴的时候,却不得不说KO给G1所带来的影响开始我大汗淋漓,三年的时间,石老板除了推出各种不同的KO角色以及异色版本之外,似乎对于QC和QA这样的专业环节也严谨起来,无论是电镀,或者喷漆,还是模具的翻模都几可乱真,对G1的模仿与仿造已经精细到了每一个螺丝钉的样子。

  虽然之前AC和TFCLUB等等国内专业TF站点都有迷友贡献过优秀的G1对比KO的评测贴,不过我还是尝试着能够从内外包纸品,配件到主体等等一系列环节上来进行一个更加完整的对比。因为个人经济能力的局限,撰写此文的时候,还无法提供所对比的恐龙系列内外包以及纸品的对比,但是我会等有机会的时候补充进本文来。

  我把这个系列评测文章的名称命名为---TF315,相信个中含义不用我多阐述了吧。从七月份往后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面,我会陆续完成五只G1机器恐龙与KO版本的对比评测,还请各位朋友给予宝贵的建议和帮助。在权衡许久之后,我还是决定从钢索开始这个评测系列,无论菜鸟或者老鸟,希望我的文章和图片能够给你们带来帮助。此文中图片比较没有采用G1和KO的图片文字,而是把KO的LOGO直接打在KO实物的图片上面,G1玩具不再用文字标注,请大家浏览文章的时候注意。

【KO钢索篇】

  钢索是KO推出五只机器恐龙后期的作品,制作水准和做工堪称“精良”,虽然我很不愿意把“精良”这个词汇送给KO的作品,但是如果抛开KO所带来的危害,仅仅从玩具制作本身的角度来说,这个词语能够比较客观的代表KO产品线现在的制作水准。在拿到TFE0506-救护车铁皮套装以后,从TT官方粗糙的制作工艺和品控来看,我很怀疑TFE这个系列除了“官方正版”这个让人苦笑的维权环节之外,是否TT可以考虑把以后的代工环节叫给石老板那条私人作坊的生产线来完成,然后名正言顺的打上MADE IN CHINA 。当然这是所有有良知有维权意识的TF钢丝们所不愿意看到的,TAKARA这个有着悠久的变形金刚开发历史的公司在TOMY手里开始没落,一个中国国内的盗版作坊开始懂得提升品质和做工,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啊,Oh My God !!!


  注:上图为KO版本钢索外包正面实物图


  注:上图为KO版本钢索外包反面实物图




  注:上图为KO版本钢索侧面包装图

  拿到KO恐龙外包装的第一感觉,就是纸质特别光滑,比较G1所采用的那种纸品光滑了许多,类似于洗照片分类成光面与绒面的那种感觉。上面三副图片分别是正面反面和侧面。



  注:上图可见采用的印刷用纸光滑超过G1

  从上图的细节来品味的话,KO的印刷缺乏G1外包装印刷的那种特有的颗粒感,或者叫网纹感,生产包装纸的厂家众多纸质众多又分成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厚度和光泽度,虽然我对印刷完全是门外汉,但是这点尝试还是有的,石老板要想从千百万种纸质的选材中找到20多年前TAKARA和HASBRO所采用的那几种谈何容易啊。


  注:上图印刷局部细节丝毫不苟



  注:上图可见能量条曲线比G1明显





  注:上图为KO版红卡跟G1对比效果

  能量条的印刷我觉得是比较难以掌控的印刷技术,也请懂印刷技术的朋友帮忙补充,KO的纸品这部分的印刷比较明显,反应TF人物技能特点线条比较明显。大家可以通过上图KO版对比G1版红卡效果看出明显的区别,G1玩具所附带的红卡能够很自然的过滤掉G1外包后面能量条的其它颜色,自然并且清晰准确的表现出能量条上角色的主要线条,而KO版跟G1的进行对比则显得模糊不清。



  注:上图为KO纸品部分包括红卡贴纸和说明书


  注:上图中KO钢索所包含的KO贴纸依然在纸张的背后有文字可分辨

  纸品方面KO的说明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怪怪的,不像G1的人物说明书那样感觉线条流畅自然,而贴纸由于早于KO玩具推出,贴纸的反面依然有文字可以分辨KO还是G1。有一点很重要的区别是笔者所尝试过的,G1贴纸接触到水以后,用手适度摩擦不会掉色,而KO贴纸触水以后非常容易掉色。由于之前我曾经拿到过KO版的守护神以及大无畏等组合角色的贴纸与G1的详细对比过,发觉主要区别是KO的线条过于流畅和纤细准确,而G1的贴纸上的线条反而歪曲和粗细不一,所以这一次特别留心观察了KO恐龙贴纸与G1贴纸的区别,KO在仿真程度上又再上了一个台阶,接近程度非常高,比较的结果让人汗颜。如果不是因为说明书差别比较大,纸品的仿真指数可能能达到4.5分。



  注:上图为内包以及内包塑料

  内包方面的比较,KO的内包底板所采用的纸质比较G1采用的偏薄偏软一点,内包塑料也偏软一点,内包与内包背板纸板的结合部分G1内包对内包背板的依附程度明显高于KO的,KO内包很容易从背板上脱落下来,不会像撕开G1内包那样拉扯掉一大片的背板上表层的纸张。



  注:上图为G1钢索与KO的全景对比

  如果不去看上图中右边的“KO”LOGO,你还能一眼分辨出KO与G1之间的区别吗?老实说真的很困难,下面几副图片我将用不同与以往的对比方式告诉你区别。


  注:上图左边为G1 右边为KO 钢索

  从上面的图片可以看出,右边的KO钢索变形成恐龙形态的时候头部上仰的角度明显大于G1钢索能够上仰的角度。


  注:上图左边为G1 右边为KO 钢索

  接下来的一点区别也相当重要,上图中左边G1钢索变形成恐龙形态以后,嘴部可张开的程度和角度也远远小于KO钢索能够达到的角度,很有趣不是吗。



  注:上图细节部分比较左边为G1右边为KO钢索

  细节处所见不同,我们不能忽视和放过KO钢索的每一寸土地,张开恐龙的双嘴可以清晰所见左边的G1钢索嘴部内刻画出的模型细节更加清晰和准确,而且黄色箭头部分与KO钢索的嘴部是最为明显的区别。






  注:上面两副图片均为头顶部分细节刻画对比

  上面两副图片从两个角度比较了头部的细节刻画,但是这还不是最大的区别,黄色箭头标注了很明显的区别,隐藏在透明塑料内的金黄色部分是区分的主要依据,G1的两侧金黄色结合部分结合的整齐而对称,而KO则缝隙比较大并且错落的结合在一起。



  注:恐龙头部翻开以后内部的比较

  上图为恐龙到人形变形的过程中,翻开恐龙头部内部的对比。左边的G1和右边的KO钢索的区别比较明显,黄色箭头指出了区别部分,我就不再赘述了。


  注:恐龙形态手部的对比

  上图是关于G1和KO钢索手部的对比细节,左边的G1钢索手部上面部分没有水口,而且走线是上下两片塑料结合线是直线,而KO的有明显的水口黄色箭头标注,并且上下两片组成部分结合走线是跟随恐龙爪子弯曲下去的。



  注:恐龙形态脚部的对比

  上图能够看到左边G1恐龙形态脚底没有任何水口,而右边KO钢索的脚底部水口很多,图中依然用黄色箭头标注以示区分。



  注:上图为比较恐龙形态变形后背盖翻开后的比较

  从恐龙形态到人形的过程中,需要左右翻开两侧背盖,而上图比较明显的区分了G1钢索的背盖翻开以后的卡子是长方形,而KO钢索的卡子为非规则的形态。注意图中另外黄色箭头标注的水口的位置和圆圈的大小,都是帮助你区分的依据,并且G1钢索背盖内部的细节刻画再一次胜出KO钢索,比较容易区分。



  注:人形腿部内侧螺丝的比较

  从2005年的磁带激光鸟比较明显的螺丝区别被指出以后,KO的作品似乎更加注重细节,整件被KO的钢索能够找出螺丝的不同点仅仅两处,一处是上图黄色箭头标注的区分。左边G1钢索被螺丝固定以后扎口规则没有任何缺口,而KO由于工艺的原因,螺丝穿透玩具以后需要收紧固定,扎口有缺口。



  注:上图对比尾部电镀以及固定螺丝

  上文提到过螺丝的区别有两处,上图中黄色箭头标注的螺丝区别则是第二处。注意左边G1钢索所采用的螺丝为平钉头螺丝,而右边KO钢索固定电镀尾部的螺丝为圆钉头螺丝。除了螺丝的区分之外,这里又不得不由上图再次提到,KO对电镀的处理已经技术娴熟了很多,再也没有飞标电镀的那种不均匀感和毛刺感了。

  关于电镀部分的技术工艺ACTOYS 小龙给出了更加详实的介绍文字如下:KO的电镀是铜铬不锈钢电镀,早期的台湾D版采用的也是铜铬电镀,特点是强度高、几乎不会磨损(只会生锈),Z版中除了南海老威以外其他的G1版本都是用的容易磨损的涂料电镀。铜铬电镀在具有高强度、高亮度、防磨损等优点的同时,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漂亮的电镀背后是大量使用剧毒氰化钾作为电离媒介,所以这种工艺只存在于早期和非正规的厂子,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颁布,严格限制铜铬电镀的生产,而采用无毒氯化钾作为替代的涂料电镀成为挂牌厂子的主流,但电镀的质量和铜铬电镀是没办法比拟的。



  注:铭文部分对比

  铭文部分是一处比较明显容易区分G1和KO钢塑的比较,G1的铭文清晰有力,凹凸有致。而KO钢索腿部内侧的铭文文字虽然跟G1的日版完全一致,但是文字苍白乏力。另外我所采用的G1钢索与KO钢索所翻模的版本正好一致,铭文都是:
  创作.著作物
  ◎TAKARA
  CO.,LTD.
  JAPAN
  1980.1984
  我还记得论坛里最早评测KO钢索与G1差别的朋友,所比较的G1钢索是一只南海版,并且在恐龙的头部有另外明显的区分与日版美版和KO,请大家注意。


  注:金属涂漆部分对比

  从金属部分的涂漆的比较来看,左边的G1钢索金属部分漆面整洁而光滑,右边的KO钢索粗糙颗粒感强,也许这个技术难题是石老板在电镀之后下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关 的新闻:

AC访谈

更多>
【设计师专访】旅行家PinoQ设计 JIM LEE,插画师,卡通设计师,猫唐太鼓工作室(MOUNTAIN STUDIO)负责人,MOUNTA..

新闻中心

新闻新品 评测鉴赏 模玩改造 经典原创 业内动态 展会相关 活动信息 人物专栏

玩具资料库

高达资料库 圣斗士资料库 海贼王资料库 第三方资料库 欧美玩具资料库 JOJO奇妙冒险 KO资料库 国内动漫产品周边资料库

模玩相关

变形金刚交易区 模玩综合交易区 海贼王周边讨论 女神的圣斗士 新手上路区 站务公告板

社交其他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点点网 《模玩》杂志 社区手机端

Copyright By ACTOYS.NET All Right Reseverd © 2015 鲁ICP备1103349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