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评论

《行尸走肉》中文译者神斩者天罪

时间:2014-06-04 09:52:48   来源:AC模玩网   责任编辑:零下九度   

AC模玩网ID:神斩者天罪
年龄:32
性别:
籍贯&现居:北京
兴趣爱好领域:看书和电影
 
AC: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期AC访谈,今天我们请来的是著名的引进版美漫《行尸走肉》的译者大大——神斩者天罪!天罪兄请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神斩:大家好,我是神斩,80后猥琐大叔一枚。“神斩者天罪”这个中二名字出自PS系主机平台上的角色扮演游戏《女神侧身像》里的一把武器:“罪人之剑:斩神者”。我第一次见到“丧尸”这种怪物,是通过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V《战栗者》(Thriller)。


AC:僵尸末世文化作为一种引进的美国本土文化在中国目前的受众情况如何呢?对于一直在热映的《行尸走肉》剧集在中国造成的影响您又有什么看法呢?

神斩:这一题材虽属外来文化,但由于人性不分国界,在中国的持续蔓延也是顺理成章。抛去人皆有之的猎奇需求,更多的还是源于那种浓浓的“亲民性”。首先从表面上看,丧尸作为一种危险的怪物,虽然也能威胁人类,却不像面对威震天或哥斯拉般太过绝望,正如著名演员西蒙.佩吉在《行尸走肉》漫画第2卷结尾的后记中提到的,只要能够保持冷静,随便抄起一块砖头或者酒瓶,任何人都可能战胜丧尸,这就一下子拉近了和普通观者的距离;其次从现实寓意来讲,我想我们大部分人都能感受到当下生活环境的严苛,而《行尸走肉》这类作品中所描写的末世,正是将现实中的不安全感用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当我们看到那一个个外貌和人类差异寥寥,却不分男女老少高低贵贱,只想着噬肉饮血的家伙一拥而上时,是否也会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残酷竞争呢?


   
AC:那说到《行尸走肉》的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决定对这本漫画进行翻译的呢?

神斩:我第一次接触《行尸走肉》是在2004年出国留学时,开始进行翻译则是在2006年底。和拥有“丧尸之父”乔治.罗梅罗保底的西方世界不同,中国人对丧尸这一形象的认知,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日本CAPCOM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推出的游戏《生化危机》,但由于载体的限制,身为一款动作AVG的《生化危机》,势必在内容上更加侧重视觉享受,不会也不能在难以直观体现的剧情内涵上投入太多笔墨,这就导致我们虽然在脑海中植入了丧尸的概念,却也长时间地将其视为一种单纯的怪物,而无法看到更深入的东西。我必须承认,因为我也是《生化危机》的铁杆粉丝,尽管此前也看过《惊变28天》、《活死人的黎明》等一些所谓“内涵类”丧尸电影,但当我首次欣赏《行尸走肉》漫画时,仍然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我不禁感叹原来丧尸作品还可以编的这么有思想性。所以,除了希望把自己喜欢的漫画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也多少有一点儿“打破既成秩序”、“树新风”的企图,这也决定了我当年选择在自己经常出没的百度“生化危机吧”发布汉化《行尸走肉》的漫画贴,而直到今天,这个七年前发布的帖子,仍然保持着生化吧最高的点击量。

 
AC:我注意到您还有自己的贴吧来分享汉化资源,吧友们都给您起了各种昵称,我还看到一个“大罪神”的昵称真是特别帅气,对于您来说这种无偿的汉化作品分享给大家的举动除了源自于对作品本身的爱之外,还有什么是支持您的动力呢?

神斩:我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而且还要撞破墙的偏执狂。虽然不能说自己的初衷就是如此,但经过了多年的无偿汉化之后,我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将这份“工作”正规化,被官方“招安”的渴求,只是由于《行尸走肉》的题材不像其他超级英雄漫画那样老少皆宜,导致这个愿望在国内实现起来异常艰难,所以我要特别感谢世图出版社让我的坚持有了回报。当我把2004年买到的漫画原文版第1卷和2014年刚刚出版的简体中文版第1卷并排摆在一起、看到“The walking dead”变成了我当年定下的译名“行尸走肉”,看到自己的名字终于出现在正版漫画的封面上时,我觉得世界上最酷的景色莫过于此。

 
AC:除去僵尸类型内容外您还对什么类型比较感兴趣呢?对于其他题材比如超级英雄甚至是日系漫画,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神斩:我比较喜欢《异形》系列。当年出国时,除了《行尸走肉》外,还买了不少《异形》漫画,尤其是那本《异形启示录:歼灭天使》(Aliens apocalypse: The destroying angels),其剧情深度我个人认为不次于后来的电影《普罗米修斯》。前一阵异形的创作者H.R.Giger去世了,真是遗憾。至于超级英雄,除了对童年时代就认识的两位元老超人和蝙蝠侠抱有特殊感情外,其他的我都了解不多,一方面我对超级英雄世界里普遍存在的“不杀生”理念不太能接受(从现实的商业角度讲,这么做无可厚非,但如果基于故事本身,我永远也不会理解蝙蝠侠何以这么多年都不除掉小丑——倘若不能切实有效地惩处罪恶,那力量再强又有何用?),另一方面也因为我从小接触更多的还是日漫,算不上是个合格的美漫迷,只是比较偏好丧尸题材而已——如果我懂日语,可能早就跑去翻译《学园默示录》了。

 
AC:作为一名著名的漫画译者在从事译制工作时有没有什么趣事轶闻可以与我们分享吗?

神斩:2012年,台湾版《行尸走肉》漫画先于大陆版两年面世,这在当时对我的刺激不小,主要就是因为他们把“The walking dead”翻译成了很有地方特色,却让我们内地人觉得巨雷无比的“阴尸路”…虽然我当时还不是官方译者,但不论电视剧版、游戏版,小说版,用的都是我五年前定下的译名“行尸走肉”,于是我立刻给行尸漫画的出版商IMAGE发了封电邮表示抗议。为了增加关注度,我特意伪装成一个台湾读者,用的全是繁体字,同时还拜托一位在国外留学的网友跟我发了同样的内容。在信中我用心地给这些美国佬解释了“行尸走肉”这个古老成语的意思,以及它是多么地符合《The walking dead》的主旨…大概两个月之后,我才收到了IMAGE方面的回信,可惜执笔的并非是我所期待的漫画原作者罗伯特.柯克曼,而是一个不知名的人(具体人名现在也忘了,当时还上英文维基查了下,似乎是个负责美剧版营销的人)。这家伙用一副教育人的口吻直截了当地告诉我:“童鞋,你的理解太肤浅了,《The walking dead》不是讲丧尸的,而是讲人的变化的,所以‘阴尸路’就是最合适的译名。”…我不知道是不是我英文不够好,信的内容表述的不够清楚,导致他没看懂,还是他觉得字太多,根本就没时间细看,反正我事后思量了一番,也只能悻悻地祈祷宝岛早日回归,而且如今看来,幸亏他们译的不是“行尸走肉”,不然肯定会影响大陆版的销量。

 
AC:如果说在《行尸走肉》漫画中让您挑选一个您觉得印象最深刻的剧情片段的话您会想起哪一部分内容呢?

神斩:如果是100集以前,我肯定会说是漫画第24集结尾,瑞克喊出“我们就是行尸走肉(We are the walking dead)!”那一刻,但现在,我要说印象最深刻的剧情,应该是第100集中格伦的惨死。格伦是个如同你我一般的普通人,只想得到每一位小人物都渴望的小幸福,然而即便是这般卑微的追求,也在充满变数而残酷无情的现实面前,被轻易践踏...《行尸走肉》的写实意义可见一斑。


AC:最后的最后,您还有什么想与大家分享的吗?

神斩:希望《行尸走肉》漫画能够继续顺利引进,同时也希望每一个行尸迷都能去了解漫画、关注漫画、爱上漫画——只有这样,你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行尸迷。谢谢大家。

相关 的新闻:

AC访谈

更多>
【设计师专访】旅行家PinoQ设计 JIM LEE,插画师,卡通设计师,猫唐太鼓工作室(MOUNTAIN STUDIO)负责人,MOUNTA..

新闻中心

新闻新品 评测鉴赏 模玩改造 经典原创 业内动态 展会相关 活动信息 人物专栏

玩具资料库

高达资料库 圣斗士资料库 海贼王资料库 第三方资料库 欧美玩具资料库 JOJO奇妙冒险 KO资料库 国内动漫产品周边资料库

模玩相关

变形金刚交易区 模玩综合交易区 海贼王周边讨论 女神的圣斗士 新手上路区 站务公告板

社交其他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点点网 《模玩》杂志 社区手机端

Copyright By ACTOYS.NET All Right Reseverd © 2015 鲁ICP备11033499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