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特种片:井喷中含小隐忧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颁布的电影新政便是为特种片度身定制的。在这种“百年一遇”的特大利好消息刺激下,特种片狂飙突进式的增长丝毫不让人感到意外,再将其与上年特种片的各项数据进行逐一对比已毫无意义。然而,在“喜出望外”的享受政策红利的同时,已能明显感觉到在全年飘红的大好形势下,一股寒流已隐约可现,值得特别注意。
1、票房已顶半边天 反客为主完胜“分账片”
2012年,内地共公映完全以特种格式的分账海外影片共计16部,其中14部来自美国,两部来自欧洲(《神奇海盗团》实为索尼哥伦比亚出品),累计收入达到近37亿元人民币,这还未包括8部普通分账大片中的3D和IMAX格式所获得的票房。可以肯定的是,2012年,以IMAX和3D为代表的特种片的票房总量不仅全面超越普通分账影片,且在全年进口片88亿总票房中占比超过一半还多,成为引进片三驾马车(分账/买断/特种)中的排头兵和中流砥柱。实质上,在8部普通分账大片的票房构成中,也以IMAX和3D上映版本的贡献最大。不仅如此,在已公映的16部独立特种片中,实现超前或(准)同步上映的影片达到11部,仅此一项待遇,便令普通20部分账大片相形见绌。如今,特种片在进口片中确立的强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2、IMAX与3D势均力敌 IMAX 3D成吸金好基友
作为特种片的两大主要格式版本,长期以来都存在着“3D遍地开花/IMAX奇货可居”的状况,然而这一跛脚鸭的情形在2012年已大为改观,IMAX正成为好莱坞商业大片的主流配置版本,而IMAX影厅的急速扩张又反过来刺激更多的厂商加入到将新片IMAX化的行列中来。仍以上表为例,在全部带有特种格式的公映影片中,就有多达14部影片带有IMAX版本。而需要强调的是,在本表所列的24部特种片中,有部分影片在北美上映时便带有IMAX版,只是到了国内,出于平衡各方利益的需要未作引进,否则2012公映的IMAX影片数量还将进一步增长。从上表中同样能看出,以IMAX 3D格式上映的进口片多达10部,两强携手所产生的吸金力迭加效应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已经得到了验证。随着中国第100家IMAX影厅的落成,可以想见,在今后几年中,IMAX 3D的单位产出潜能还将进一步释放,为内地的特种片放映市场带来更为可观的营收。
3、动画电影喜忧参半 国片华商欲分杯羹
没有人会否认,2012年是特种片大跃进大繁荣的一年,但是在丰产丰收的喜人局面之下,仍有几许隐忧值得留意观察与思考。首先是动画片的收成起伏不定。虽然梦工厂的《马达加斯加3》和二十世纪福斯旗下蓝天工作室的《冰川时代4》分别斩获了逾2亿和近4亿6的不错成绩,但年底两部口碑均不错的压轴之作,迪斯尼的《无敌破坏王》和梦工厂《守护者联盟》双双败北,两片票房合计都未过亿,虽然这与内地档期设置的不合理及宣发仓促有一定的关系,但无论如何,这样的成绩在今天的内地市场都很难让人满意。更有甚者,皮克斯的暑期档头炮《勇敢传说》仅入账2800余万,创下迪斯尼内地动画发行近年来的新低,而另一部北美口碑奇佳的环球出品动画之作《老雷斯的故事》也仅仅有1000余万的入账(虽然同样可以将部分缘由归结于延迟上映3个月),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反思这些艺术水准一流的精良之作在征战内地市场时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要知道,特种片最早设立的初衷,有很大一块空间便是为海外动画力作预留的。这个阵地如果持续的不给力,对培育我们的市场与观众都绝非幸事。
2012年,关于特种片另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现象,就是国产片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崛起,除了《太极》、《一九四二》、《十二生肖》等一批华语大片都加入到了IMAX转制阵营之外,中国巨幕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也让视效控影迷多了一种选择-----2012年,中国巨幕与二十世纪福斯的合作可谓进入了蜜月期,不仅为其引入内地暑期档的上映影片《特工争风》单独打造中国巨幕版,还在《冰河时代4》和《普罗米修斯》IMAX版未引进的情况下及时补位。更有甚者,在《一九四二》的IMAX版的排他协议生效后,退出IMAX版本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仍以中国巨幕版继续上映,成为不少影迷的热议谈资。可以预见,国产片与进口片关于IMAX影厅的资源之争,IMAX与中国巨幕关于视效影迷的争夺,都将更为激烈,这不仅是海外片商和技术提供商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加强规范与协调的。目前中国的电影市场已经足够大,在一个公平公正的平台上良性竞争,完全可以做到多方共赢,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