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blebee
关键词:成长
作为博派战士中的年轻成员,大黄蜂的形态仍在不断的进化之中 。《变3》里,大黄蜂与人类主角山姆一样,将经历从“男孩到男人”的巨大转变。为了让观众能从视觉上体验到这个奇妙的过程,设计师们将其腰腹部位进行收缩,并增添了一些看起来能丰富结构感的部件,最明显的便是一个类似肋骨形状的笼子,这使得大黄蜂中间部位更具冲击感,看起来感觉如同腹肌一般。另外,他们还适当地对机体躯干进行了拉长,使其看起来更为高大;缩减了他的前臂部分,让肩膀显得更为宽广。
激光鸟 Laserbeak
关键词:企鹅
这个外形可爱的钢铁企鹅在电影中是非常凶悍的反角,设计师Warren Manser谈到他最初的创意是将一个可以被小女孩带回家的玩偶变成一个可怕的角色。由于企鹅与激光鸟都是鸟类,即便形态差异巨大,他们身上依旧存在着某些相似性,因此变形过程可以轻易的在3D模型中完成。但是很遗憾,企鹅形态并没被用到最后的影片制作中。
从黑色忍者到红色机器人
幻影 Mirage
关键词:隐形
片中幻影会变形为一辆法拉利458跑车,虽然车子是意大利款,但是这个角色的形态看起来更像一名日本忍者。事实上在构思阶段,设计师们也确实借用了这个概念,他们一开始就将其绘制成忍者般的黑色并给他附上了面具,并把武士刀作为细节用于躯干的细节部分。相比其他机器人硬朗的金属感,幻影身体形态改变更加具有流线感,而这恰好与法拉利458的的光泽度和弧线美结合得天衣无缝。
钻探兽 The Driller
关键词:渲染噩梦
钻探兽的初期形象来源自导演迈克尔·贝,当时他想到了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导致的变异种。而这个外形巨大的机器怪物也是工业光魔迄今为止接手过的结构最为复杂的一个角色,共有零件20万个,是上一部最难的制作的“大力神”的2.5倍。
每次要开始工作之前,制作人员不得不等上将近一小时的时间让电脑加载完成整个文件。为了最终的镜头渲染,工业光魔甚至不得不将一部分渲染外包出去。在时间表的最后几周,电影的渲染任务已经完全超出了任何“渲染农场”(render farm)可以承受和理解的范围,简直就是前所未有的天文数字:平均一天超过200000小时的渲染任务。也就是说,平均一天要渲染完23年的时间。仅“钻孔机”摧毁摩天楼这场戏渲染一帧画面的时间便达到了288小时(也就是12天)。


钻探兽结构图
制作花絮:机器人背后的秘事
《变形金刚1》你或许不知道的十件事
・ 斯皮尔伯格曾经这样评价这部电影,“这是关于一个小伙子买他一生中第一辆车,结果发现它是一个外星机器人的故事。”
・ 汽车人的颜色比较丰富;而霸天虎则大多是单一色调,有种冷酷的感觉。汽车人一般都是两个眼睛,面部构造比较接近我们正常人类;而霸天虎则会比较怪,有的眼睛也比较多。而且汽车人的原型都属于比较温和的造型,而霸天虎大多数都是武器的演化,比如战斗机、坦克等。

擎天柱身上每一个细小的部件多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 一个变形金刚的诞生大致可以分为七步骤,概念设计、机械设定、绘制内部机械骨骼和外部盔甲以及初步尝试三维变形、由孩之宝公司深化变形金刚设计至接近完成的程度、细节修改润色、头部设计、模型组成员将设计三维化。
影片的激战场面火爆惊人
・ 工业光魔重新开发了动力学绑定系统,这样动画师们就能同时控制大量的部件,一面处理飞行中的大的互动效果时,一面处理特定部位的细微活动。《变形金刚》的剪辑共采用了6台装有Meridian显卡的Avid工作站,每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