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个三部曲,全球票房超过22亿美元(也许最终能超过25亿?),这就是迈克尔·贝给投资方交出的傲人战绩。也许全球有大量的电影观众和影评人并不买迈克尔·贝的账(有人戏谑的称其为“坏贝”),但就投资与回报而言,与“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相比,或许好莱坞更钟情于迈克尔·贝。这位身材修长、个性张扬却又极有人缘的人气导演,自从五年前与《变形金刚》结缘以来,围绕着他与“变形金刚”所发生的趣闻轶事,可一点也不比《变形金刚》里他缔造的那些金属大块头们少。
下面我们用五年间的23件大小趣事,与你一同回顾迈克尔·贝(以下简称“贝导”)与他的变形金刚三部曲的精彩故事吧:
《变形金刚I》:“逃出”克隆岛 与汽车人变形出发
(全球票房7.09亿美元)
↓
《变形金刚II》:失速又失控 四亿美金捧回金酸莓
(全球票房8.36亿美元)
↓
《变形金刚III》:在口水吐槽与惊艳3D中华丽落幕
(全球票房进军10亿美元)
1、不买斯皮尔伯格的账 主动参加“培训班”
在接到斯皮尔伯格的电话前,我们亲爱的贝导的日子并不好过,他执导的《逃出克隆岛》在票房上可谓完败。北美进账只有3580万美元,海外市场稍好,收 入也只是刚刚超过1.2亿美元。这是贝导第一次遭遇滑铁卢。此前执导的几部电影(《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珍珠港》、《绝地战警2》)个个风光无限,没想到在这部电影上却栽了个大跟头。
不过即使是这样,贝导也还是很强势。当斯皮尔伯格打电话来邀请他执导《变形金刚》时,他既不是转忧为喜,更没有欣然接受,反而是充满了抵触,他甚至有挂掉斯导电话的念头,因为在他看来《变形金刚》只是一部“愚蠢的玩具电影”。但贝导却并没有马上拒绝这个邀请,他仔细研究了一下“变形金刚”系列的来龙去脉,甚至为这部电影跑去参观孩之宝公司,还参加了“变形金刚速成学习班”。
贝导后来回忆说:“我当时坐在会议室里,与其他人一起学习整部变形金刚文化。当时房间里放着相关图片,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其中一幅看,心里慢慢浮出一个念头:做一部真人版变形金刚电影怎么样?一定非常有意思。在那之前我对变形金刚没有特殊感情和认识,不过我觉得这样让电影更容易为普通观众接受,因为他们像我一样,也不是变形金刚迷。我一直琢磨着这么一出戏:一个孩子有外星机器人做朋友,躲躲藏藏地不让父母知道。我觉得这是个典型的儿童式幻想,非常吸引人,我被这个想法给迷住了。”此事之后,再加上斯皮尔伯格的信任打动了贝导,于是他果断地决定停下手头的工作,并最终于2005年4月出任《变形金刚》导演。在《逃出克隆岛》仅仅下档三周,贝导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新工作。
最早流出的擎天柱概念图
2、死亡威胁与致敬经典
从接手《变形金刚》的那天起,对于贝导是否能驾驭这部真人版电影的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喋喋不休的口水战到了2005年的岁末达到了顶峰。当部分变形金刚角色概念图流出并在网上疯传时,贝导的人身安全变得有些岌岌可危了。这些结构更为复杂也更富有金属质感的机器人造型与当年的怀旧动画片的形象相去甚远,尤其是两派的首领擎天柱和威震天的颠覆性人设让无数变迷难以接受。
不满真人电影版的钢丝恶搞贝导,画里的台词是
“老子的目标是把忍者神龟也给毁了,滚你妈的80后90后!”
贝导开始遭到全球众多骨灰级粉丝的炮轰,他的办公室甚至还收到来自变形金刚粉丝的死亡威胁,一封来信里这样写道:“干你娘,迈克尔·贝,你敢染指我的童年!我要干掉你!”但贝导却从未考虑过改弦更张。
事实上,当《变1》正式上映后,一些曾经对贝导恨得咬牙切齿的铁杆变迷也不得不承认:“尽管我对他的这部作品仍然不认同,但我得说,《变1》的确是有大量向怀旧版动画片致敬之处。” 有怀旧动漫爱好者做过统计,包括镜头、台词在内,《变1》重现1984版老版电视动画片的桥段多达近30处,这也是《变1》成为贝导变形金刚三部曲中口碑最好的一部的重要因素。
3、工作狂人:12小时连轴转 梅根高跟鞋跑出血
贝导向以严厉见称,在片场常常把演员们累得死去活来。贝导说,“我们一天拍摄12个小时……我不能容忍好莱坞的就是浪费!极大的浪费!我做事非常有效率。我们做事的风格是:风一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