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导向以严厉见称,在片场常常把演员们累得死去活来。贝导说,“我们一天拍摄12个小时……我不能容忍好莱坞的就是浪费!极大的浪费!我做事非常有效率。我们做事的风格是:风一样地迅速,而且精益求精。”
“他工作节奏非常快,”扮演军官的乔什·杜哈明说,“要是换你来拍这么大规模大投入的电影,你也不会有空顾及别人的敏感小心灵。”拉博夫说最苦的就要数剧组女演员们了,包括他的搭档梅根·福克斯:“姑娘们拍得极苦。她们穿着极高极高的高跟鞋,拼命要和我们跑得一样快--怎么可能呢?但迈克尔可没空等。她们脚跟流血,他眼睛都不眨一下,还说这样才够劲。他要看见大家都在狠命努力拍好电影。”
4、破坏王:通用200辆车全部报销
飙车、爆炸是贝导最擅长也是最常用的招数,这也是他“破坏王”绰号的由来。在《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珍珠港》中,观众一次次领略了贝导“噪音制造机”的大手笔。但到了《变1》这部直接要以汽车为主角的片子中,几十辆车已经不够贝导折腾的,好在影片拍摄时得到了通用公司的大力支持。
贝导后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通用很慷慨,不仅仅是提供给我们全新的车辆,还给了我200辆以上的老旧车辆,最后我把他们统统报销了(一说是145辆)”。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变1》里美军基地基的军车身葬火海、大街上的车辆被霸天虎坦克碾、被螺旋桨当瓜切,爆米花味十足。
如今HD-DVD版的《变1》早已作古,成为绝版品
5、蓝光拥趸:不惜放弃执导《变2》
2007年8月20日,《变形金刚》的出品方派拉蒙影业公司对外宣称,将不采用蓝光DVD格式发行高清晰电影 ,HD-DVD成为其唯一发行方式。这意味着《变形金刚》也将以HD-DVD格式发布。这一决定恰好在《变形金刚》续集拍摄前公布,对此,一向是蓝光坚定支持者的贝导发飙了,他威胁要因此退出续集的制作。弄得派拉蒙一度很尴尬。
但好在,很快看似棘手的矛盾,便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化解了。由于大部分厂商倒向蓝光,HD-DVD格式 被抛弃,事态峰回路转。看到《变形金刚》将以蓝光格式发行,贝导心满意足,他得意的提醒大众当时他是多么高瞻远瞩了。“蓝光当然更好一些,我一直这么说。 ”贝导在视效协会(Visual Effects Society)第六次年度颁奖典礼上为“动作电影类最佳动画人物”奖项颁奖时说,“我一直对此意见鲜明,我知道HD-DVD根本达不到我们对视效的要求。”
6、抢钱不止:电影下线 再推IMAX加长版
《变形金刚》的投资为1.45亿美元,老实说,对于这样一部超级视效大片而言,这个费用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这也是《变1》在制作之初没有制作IMAX版本的原因,毕竟转制一次需要200万美金。但随着《变1》全球票房逼近7亿美元大关,贝导的心思开始活动了,在成功说服派拉蒙和梦工厂后,IMAX的转制版本开始马不停蹄的赶工。
2007年的9月21日,在普通2D版本已基本下线的情况,IMAX版开始登陆北美和全球部分地区 ,继续《变1》的抢钱之旅。与普通版相比,IMAX多出的镜头并无惊艳之处,贝导只是把SAM泡妞、SAM老爸在警察局之类的可有可无的镜头加了进去,噱头不多。倒是一些影迷在看了IMAX版本后声称,被放大特写的梅根,似乎皮肤也不过怎么好。普通版下线,IMAX才上,这也开了北美影史的先河,贝导的生意经可见一斑。
7、导演的小自恋:希区柯克式的自我映射
电影大师希区柯克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为自己安排一个跑龙套的角色,比如列车检 票员,或者茫茫人海中的一个匆匆过客。贝导似乎也有这样的嗜好。
在《变1》中,贝导给自己安排了三个自我展示的小环节:第一个是山姆在E-Bay上的注册ID叫“白马王子217(LadiesMen217)”,很多人不明白这个名字的隐喻,事实上贝导的生日就是2月17日。
另一处是汽车人作为流星降临后,一名目击者大喊“这场面比《Armageddon》(电影《绝世天劫》)要酷一百倍耶!” 那正是贝导在1998年拍的一部商业电影。
最后一处是在《变1》的结尾,狂派头子威震天与擎天柱大哥一对一PK,威震天摔倒在地,他恼火地说了一声“气死我了”,然后把正在自己脚下准备逃跑的一个地球人一指弹飞,那人撞到了对面的汽车保险杠上发出一声惨叫,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此人正是贝导自己,不过即使你睁大眼睛看,这个在影片上被瞬间弹射出去的蚂蚁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