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bocop 被大家熟知是因为另一个响亮的名字——“铁甲威龙”
恪尽职守的底特律警员墨菲因公殉职
濒死的他被OCP公司改造成了一个半人半机械的“终极警察”
...
剧情无需赘述 说到此处不知道多少人脑海中浮现了那一幕幕经典过场和台词
伴随着这部经典电影 有多少兄弟曾废寝忘食地苦练“右手中指转枪”
又有多少兄弟因为模仿那冰冷的机械动作引得周围人阵阵讥诮
...
童年就这样从各种现在看似非常SB的行为中流逝
时移世易 当我再次提到铁甲威龙这四个字
竟然是在这里和广大同好分享这款12寸的玩具
一言难尽 感慨颇多 但还是按耐住了
想用这次的评测 和大家一起欣赏和讨论
**********************************************************************
在开始正文之前 请允许我吐槽一下
HT在06年中旬到07年初 陆续出过3款铁甲威龙12寸可动玩具
分别是:
普通版 配件:
一把微冲手枪 和 一根尖端突刺

机枪版 配件:
在一把微冲手枪 和 一根尖端突刺的基础上
又增加了一个可以替换的左臂机枪

飞行版 配件:
在一把微冲手枪、一根尖端突刺 和 一个可以替换的左臂机枪基础上
再增加了一个飞行器...

看到这里 大家都懂了
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内牛满面的兄弟对那个时期的HT产品企划/营销总监
高高的竖起“Middle Finger” 以示“迟到的问候” 凸(╰_╯)凸
又跑题了 ...
此次我评测的是HT公司于06年制作12寸铁甲威龙 之 机枪版

首先说镭射包装 铁血系列曾风靡一时 当时看觉得很炫很惹眼很有爱
现在翻腾出来发现非常无奈 如果不妥善包裹 表面磨损后的痕迹很碍眼
但不管怎么说 还是对包装设计师投上充满敬意的一票
在那个实体店没有实物展示的年代里 “包装盒”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掏腰包的速度和决心

玩具主体的色泽比较均匀 局部会有渐变色(小腿和脚踝处)
毕竟是个玩具 缺少了电影中那种类似“电镀”的镜面感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略带“惰性”的金属色涂装
(画外音:和普通版钢铁侠MKIII相比 HT上色工艺‘退步’了呢~)

主体黑色部分(颈部、躯干部、胯部、肘部、小臂和手部)使用了橡胶材质
其中小臂的“软胶材质”设计得比较失败 很容易就和肘部脱离
手型也不多 一对张开手 一个持枪右手 和 一个尖端突刺的握拳右手
(画外音:如果有可动手多好...)

外部装甲细节刻画得简洁干练 基本还原了电影中的机设
但最重要的是还原了右边大腿外侧 为了“掏枪耍酷”而设计的开闭机构
一直好奇头盔里面是什么样子 所以下狠手扒开来一看... holy shit 还是保留神秘感吧
(画外音:要是有发光机构就好了 单眼红点 你懂的)

说到手感 可以用“更轻更薄更透气”来形容 跟现在的钢铁侠系列没得比
可以理解 那个时期的HT影视系列还在一个探索和起步阶段
很多工艺流程都有待完善 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确实诟病很多
但实事求是的说 这款在当时 已经相当不错了

摆一个经典动作吧 “放下枪 举起手来 你有权保持沉默 你说的话将作为...”
是的 你没看错 这就是这款12寸铁甲威龙的可动性“极限”了
因为设计问题 胳膊的角度就这么悲催 肘部达不到基本要求的90° 腿也抬不高
(画外音:钢铁侠系列一票MK在一旁砸地窃笑ing...)

总觉得这款12寸玩具比例有问题 头太大且不够魁梧
拆解后 头部、四肢和躯干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五马分尸”标准造型
5处链接部位全使用了最基本的球形关节 平淡无奇 中规中矩
(画外音:‘比例恰当’其实比‘头雕美观’更重要 毕竟是1:6 整体性很重要)

虽然整体可动性不强 但基本动作还是可以完成的
总在说“可动性”和“美观度”是鱼与熊掌的关系
二者能够兼备才是未来玩具设计师的首要努力目标
(画外音:推荐一款日系Figma的铁甲威龙玩具 个人很看好哟~)

还原了电影中又一个经典场景 谁记得?
通过替换配件 实现“尖端注入”的自如伸缩
这个尖尖的配件是软塑料(?)材质 不敢用力生怕“咔嚓”
(画外音:HT对细节的刻画和还原度还是让人比较满意的 )


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机枪来袭~
通过拆解替换配件来实现左臂机枪攻击状态
电影中的具体场景现在记不清了 找时间回家再温习一下
(画外音:突突突突突突突突~ )



火力装备一览
微冲手枪迸射出的火花有木有让你热血沸腾过?
沸不沸由你 反正我这心里此时还是“腾腾腾”的~
(画外音:自己还为此专门收过一个可以发射BB弹的1:1塑料模型枪...)


犹记得电影中的墨菲致命弱点是“脚后跟”的液压轴系统
被打断了就无法直立 只能倒在地上伸乱蹬一气儿 任人宰割
HT比较完美的还原了这个小细节 虽然几乎没有什么金属部件
但仍让我感到心中流淌过一丝莫名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