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战斗机
时间:二战
国家:英国
难度:3
尺寸:23.4厘米
外盒尺寸:345×242×48毫米
二十年代英国空军一份报告提出:时速超过三百公里的的战机很难编队飞行,也不能作剧烈的机动动作,因为过载会大得令飞行员无法忍受。再加上“单翼机不安全”的著名研究报告,令英国空军的首脑人物一直对单翼战斗机持怀疑态度。
但霍克飞机公司(Hawker)的肯姆(Camm)爵士富有远见地坚持设计单翼战斗机,并争得军方的采纳。在设计过程中,肯姆爵士把飓风战斗机原计划采用的苍鹰(Goshawk)发动机和固定式起落架改为马力更大的灰背隼(Merlin)PV12发动机和收放式起落架,PV-12发动机就是后来闻名世界的梅林发动机。设计于1934年初展开,由悉尼·肯姆(Sidney Camm)担任设计师。
并将作为主要武备的四挺机枪增进至八挺。此外,飓风还采用了许多当时属十分先进的技术,如流线形的机身,前半部覆以全金属蒙皮。密封式座舱盖向后滑动打开,方便飞行员跳伞时的紧急脱离。首架飓风式战斗机在1935年11月试飞成功。
某程度来说,飓风战斗机的设计在推出时已经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它使用了霍克飞机公司建造双翼机的技术,以传统机械方式接合和固定而非焊接。机身结构以由钢管组成的沃伦式桁架构成,装上机肋和纵梁后覆上布制蒙皮。初期机翼以两组钢制翼梁构成结构,再覆上布制蒙皮。到1939年4月由一种硬铝(duraluminium)制造的全金属与应力蒙皮结构的机翼取代,其后出厂的飓风战斗机均使用这种机翼。同期推出的喷火战斗机则使用金属制硬壳的机翼结构,虽然强度较高和较轻,但对子弹的对抗性则较差。
悉尼·肯姆把设计交到航空部时被他们以太正统(too orthodox)为由而否决。霍克飞机公司孤注一掷,独力支持肯姆把他的设计付诸实行。以经济角度考量,飓风战斗机必须尽量根据霍克飞机公司现有的工具和技术来设计(飓风实际上就是泼妇式战斗机(Hawker Fury)的单翼版)。但使用旧技术却是飓风战斗机成功的关键因素,机身的金属结构和布制蒙皮非常耐用,而且比起喷火战斗机的金属蒙皮,飓风战斗机的布制蒙皮对爆炸性机炮弹有更高的对抗性,简单的设计亦令维修变得更容易。
版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