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们经常可以改变大小,比如把身体进行匪夷所思的压缩,或者是无中生有地长出某些部件。最典型的就是威震天、声波等。后来的设定集里把这确认为一种叫做“容积置换”(mass displacement)的外星技术。不过迈克尔·贝号称,在他的电影版中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他要创造的金刚,必须是每个零件都一一对应地进行变形。这个选择无疑很正确,最后出来的汽车变形效果摆脱了那份童稚的幻想风格,而更加贴近今天人们的口味。
汽车人阵营(Autobots)
擎天柱
擎天柱在《变形金刚3》中的造型
擎天柱(Optimus Prime)
作为正义一方的主心骨,以往的形态基本是大卡车(很多时候是救火车)。G1动画对后面货箱的处理比较暧昧,经常是变形之后,下一个镜头莫名其妙就出现了。在后续的作品中,货箱也可参与变形,例如变成盾牌装甲翅膀等外挂组件。
电影版中的擎天柱变形为Peterbilt 379重型卡车。在电影拍摄之前,迈克尔·贝曾经宣布,他要创造的金刚,不能出现体积的缩放,必须是每个零件都一一对应地进行变形。由于这种写实风格的需要,擎天柱就只有车头,不挂车箱。这个选择看来十分正确,最终的效果摆脱了那份童稚的幻想风格,而更加贴近注重科技的青年的口味。
在《变3》中,车厢也被加入进来,柱哥外形更威武,更有老大风范。
大黄蜂
在G1里是圆圆滚滚的大众甲壳虫,符合他可爱的亲民形象,但也经常被嘲笑战力弱小。电影版中,他需要承担重要的战斗任务,因此不再适合这个车型——更何况老甲壳虫已经于2003年停产了。而作为电影版赞助商的大头通用公司,包揽了其中大部分车型。 新版大黄蜂是雪佛兰Camaro。电影里,他和Sam在汽车市场初识的时候,曾经一“巴掌”把边上的一辆甲壳虫踢开,迫使Sam选择了自己,也暗示了辞旧迎新。
大黄蜂
新老Camaro
电影里出现了两种不同的Camaro,刚开始是Camaro二代,70年代款,也就是前面说的“肌肉车”。不过女主角抱怨他老土,激得大黄蜂立时发作,重新扫描,变成了最新款的Camero五代。该车型在两部续集中均有略微的升级,紧跟当前的最新款式。
《变3》中,大黄蜂还会获得新的能力Stealth Force,可以在车辆形态就火力全开。
救护车
铁皮
铁皮(Ironhide)和救护车(Ratchet)
忠心耿耿的元老级汽车人战士。变形金刚最早是美日合作,日本TAKARA公司负责玩具的设计与生产,美国孩之宝公司负责故事设定和品牌推广。铁皮和救护车都是从早已在日本市场销售的Diaclone系列移植过来的,所以在G1里,他们的车辆形态是日产的尼桑Vanette。
电影版的赞助商是通用,设定自然要做相应变更。铁皮是GMC TopKick,救护车则是悍马H2,都是高级越野车,比起原来的小面包拉风多了。第二部开始他们跟美军深度合作,俨然已成为现役军车,也丝毫不掉价。《变3》里他们继续出演,从一而终。
爵士
爵士(Jazz)
爵士最初版本是保时捷935赛车,电影版同样由于赞助商的关系,改为庞蒂克Solstice。沉默低调却有型有款。
爵士
有趣的是,电影中的跑车闪闪发亮,极具现代感,但变成人形却反而线管曝露,枝节丛生。不仅如此,金刚的“皮肤”上还会真实地出现大量污渍、划痕甚至裂口。这也是电影版写实风格的另一个体现。
在《变1》结尾大战中,爵士被威震天撕扯成两半,壮烈牺牲。
横炮
横炮(Sideswipe)
第一部里大黄蜂作为半个主角出尽风头,也带来了Camaro这个车型的热销。不过,对其他那些特种车辆,似乎广告效果就要打些折扣了——毕竟很少有人会看部电影就脑子一热买辆装甲车吧。尝到甜头的制作方,在续集中继续加入家用小型车。
横炮
“横炮”在G1里是兰博基尼赛车,电影版改为雪佛兰Corvette概念车。横炮也是个耍酷的角色,他的人形样态也十分犀利。双脚是轮,很快;双手是刃,很快。
《变2》开场大战中,他就徒手将一名霸天虎“边路”Sideways(奥迪R8)切成两半。《变3》中横炮继续战斗。
双胞胎
刹车与挡泥板(Skids &Mudflap)
这对双胞胎跟原版里的设定完全相去甚远(而且他俩在原版里根本就风马牛不相及,反而横炮倒是有个双胞胎兄弟飞毛腿),电影版硬给他们安了两个概念车型,雪佛兰Beat和Trax。这两款跟还有一款叫Groove曾经于2007年一同展出,三款里决定保留一款进行发展,票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