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今年最受瞩目的暑期重磅《变形金刚3》三大主创空降上海,导演迈克尔·贝携主演希亚·拉博夫与罗茜·汉丁顿-惠特莉高调亮相,引发中国媒体的强烈关注。《变形金刚3》作为三部曲最终章,毅然选择上海作为亚洲巡回宣传第一站,让中国观众的热情再度飙升。
时光网特派记者第一时间亲临现场,对《变3》三大主创进行了独家视频专访。在访谈过程中,导演迈克尔·贝状态颇佳,大谈3D《变3》拍摄缘起,并向记者透露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内幕,他还对中国观众表达了敬意;蓄起络腮胡的男主角希亚·拉博夫一改往日的“邻家小子”形象,但难掩其顽皮本色,在短暂的访谈中妙语连珠,反应迅速,也让我们对他这几年的成长与积淀留下了深刻印象,片尾他还给广大中国影迷带来了问候;新一任“贝女郎”罗茜·汉丁顿-惠特莉甜美的矜持微笑使人倍感亲和,而其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风情万种又透露出一丝神秘的性感。
《变形金刚3》三大主创独家视频专访
点击播放 专访导演迈克尔·贝↓
↓点击播放 专访男主演希亚·拉博夫↓
↓点击播放 专访“贝女郎”罗茜·汉丁顿-惠特莉↓
下一页《变形金刚3》导演迈克尔·贝专访实录
迈克尔·贝亲临上海为《变3》造势
他是暑期档票房炸弹制造高手,《变3》之前八次出手,全球狂收美元34.6亿,被公认为全世界最成功的商业片导演;他是好莱坞出了名的“爆破狂人”,飞沙走石火力对拼,在他的电影里,一座城市的毁灭显得那么易如反掌又震慑人心;他是实战派3D电影的领军者,坚信无论摄影机多庞大,只有穿梭在真枪实弹中才能拍出真正纯爷们儿的镜头;他将《变形金刚》拍成了三部曲,让无数人在影院里回忆起儿时的激情澎湃……时光网独家专访《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
访谈实录--
时光网:有人说《变3》是变形金刚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你自己的看法是怎样的?
迈克尔·贝:我个人最喜欢第一部的直截了当,一群外星来客闯到地球立马拔枪开战。第三部则集合了这一系列的精华,这一集很有趣,而从技术上来说又很复杂。詹姆斯.卡梅隆看完影片最后一个小时后对我说:“像史诗一般壮观”。所以想想吧,连卡梅隆都对最后一小时赞不绝口。那一小时确实是片中无数恢宏动作场面的缩影。
时光网:是卡梅隆说服你拍成3D的吗?
迈克尔·贝:对,斯皮尔伯格也劝我使用3D,我说:“那好吧,试一下。”这会很复杂的,将面临许多技术层面的挑战,《阿凡达》是在绿幕前拍摄,而我们则要实地取景,奔波于各个城市间拍摄,过程相当复杂。不过卡梅隆一直建议我,真的应该拍摄一部3D影片,经过一年的调研与测试后,我喜欢上了3D,这真的很有趣。
贝导虽在3D潮流中来晚了一步,但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光网:在《阿凡达》之后,许多3D电影的表现都差强人意,人们甚至对3D电影的未来感到困惑。但《变3》一经推出就被观众誉为是《阿凡达》之后最出色的3D电影,影片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的3D观影体验,对此你怎么看?
迈克尔·贝:如果要拍3D就要拍最好的! 这一点,卡梅隆是了解我的。他曾对我说,要是我也不拍,那3D就要消亡了。如今有许多导演拍3D电影,但那都是仓促赶制出来的。我则是预先规划好,直接用3D拍摄,有多少拍多少。卡梅隆想说的是,许多导演拍摄的3D影片都是事后产生的想法,用2D拍摄,然后经过转制就成了所谓的3D电影。那样根本行不通,如果想拍摄真正的3D电影,一开始就要用3D摄影机拍摄,一开始就要规划好。这需要有周密的计划,后期制作时也要花费数月时间来精益求精,最终才能打造出一部出色的3D电影。我觉得我们给观众带来了绝佳的3D体验。
御天敌脸部原型来自老戏骨肖恩·康纳利
时光网:《变3》中角色如此饱满真实,是否参照过其它的设定?
迈克尔·贝:我们为那些特定角色进行了独特的形象设定,比如拿御天敌来说,它的表演源于伦纳德·尼莫伊和肖恩·康纳利。我们采用了肖恩的脸,这样御天敌的表情就有了模板。此外动画制作人员设计了动画形象。有了肖恩的音容笑貌,加上伦纳德的配音,御天敌就这样诞生了。
调度能力对一个商业片导演来说至关重要
时光网:《变3》里面的大场面特别多,你是如何掌握片场调度的?
迈克尔·贝:这次我们的制作团队差不多有2000人,其中包括庞大的CG特效团队。我们有巨大的布景,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其中有一场建筑物的戏,我们把一个办公楼大厅建造在巨大的液压平台上,能够翻转四层楼那么高,我们就在里面拍摄。各种家具纷纷坠落,确实是很复杂的一场戏,也存在危险性。但我每次拍动作片都是要上一个台阶的。我喜欢迎难而上,做一些未曾做过的事情。举个例子,有一场戏是一群身着“蝙蝠衣”的人在城市间滑翔。演员们除了身背降落伞,还配备上了翼膜滑翔装备。他们从美国最高的西尔斯大厦实地跳下,借助“翼服”,他们真的飞了起来,每下降一英尺,往前前进两英尺。时速达到150英里每小时并得以在楼宇中自由穿行。就我所知,只有在芝加哥允许我们这么拍。效果出来后真的很壮观,运用他们头盔上的摄像机从后面拍摄,整个场景动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