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花 Rodimus Prime & Menasor(钛系列6寸玩具记录之5)
文字部分点到即止,对玩具本身或者文化背景有兴趣的朋友欢迎交流。这次写到钛6寸的重头戏之一 :Rodimus Prime以及SDCC限定版重涂Menasor.(一些比较有趣的背景)Rodimus Prime(大陆译作补天士,港译洛迪文)这个人物,玩TF的不可能不了解,作为博派二代领袖,Hot Rod在接过能源宝后名字被重新格式化:带有—imus后缀以及prime头衔。当然,机体也在Hot Rod之上完成升级,武力同步升级。该人物在G1官方故事中纠结、矛盾的人物争议不是本文重点,这里略过。
比较有趣的事情有两个:
一是Rodimus Prime的名字问题。G1时代,美版冠以Rodimus Prime称谓,日版却从OP时代起就称呼为Convoy,所以是Rodimus Convoy。美版的热破叫Hot Rod,日版叫Hot Rodimus。日版对热破和补天士的命名有很好的延续性,因为直到近期的Henkei、MP09,日版热破依然叫做Hot Rodimus,补天士依然叫做Rodimus Convoy。期间名字从未变更过。反观H社,2002年起在推出美复热破时,盒子上很诡异的起名为:Rodimus Major。原因是Hot Rod已经被其他公司注册,美版热破从此失去了Hot Rod这个可爱的名字,而一概改名为Rodimus(和日版一样了)。
二是补天士的变形方式问题,补天士的车厢,玩过G1的朋友都知道能够变成和OP类似的战斗平台,但,如果你只看过动画,请问你知道补天士的车厢是变形为补天士身体的一部分呢,还是作为单独部分存在呢?
下图是仅有的G1动画中能够获得的车厢变形场景:
这段文字整理自TFWIKI的资料:右图是唯一可获得的车厢在变形时与补人形分离的截图,出自G1动画Only Human这一集,但,同场还有通天晓的车厢也被通二各撇在了身后,因此可以认为——补的车厢在变人形时分离,只是一个动画中的BUG(因为只出现这么一回,而且通天晓的车厢也出现了Bug)。
那么G1动画中对于补变形系统的真实设计意图又是如何?看左图——囧,车厢匪夷所思地变形为补天士的腿部。并且在绝大多数G1动画的补变形镜头中,都是采取车厢直接变形为腿部或者身体某一部分的方法【很囧的一件事是,动画中补的变形镜头就没有统一过,每次变形方式都略有不同】
再上一组:
我们都知道,G198集的美日合作方式堪称经典,老美安心做文化、做人设、做故事设定,小日本安心做玩具开发。而补天士和惊破天这两个换代人物,据说是在美方制作TF大电影和日方搞玩具开发同步进行的背景下诞生的,而且很奇特的是,当时美方为了防止剧情泄漏,日方压根不知道自己设计的补和惊是什么人物(所以在日方插画中有老惊和老威同时出现的著名Bug)。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G1动画中将补设定为一体变形,而玩具中却是车厢外挂。起码是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理由。那么G1动画中一体变形的镜头又会不会是BUG?这个命题无法证伪。
从目前最权威的TF资料来看:无论是补天士G1玩具的Bio亦或者是同时代Marvel出版的G1人物档案Transformers Universe资料集(1986年)都没有提及车厢的战斗平台功能(虽然玩具确实有实现)。这种模棱两可的做法又似乎是为了迎合G1老美动画的设定。当然,DW时代出版的G1人物档案MTMTE(2003)明确描述了车厢可以变形为战斗平台。但此时距离G1已经时隔17年。这么看来,大多数迷友对于补的变形认识是被现实的玩具和Op车厢的那种模式固化了。补天士的一体化变形是有历史渊源的,而且是极为重要的历史渊源。
从这里,我们又看到了钛6TF系列设计者们的野心,这个系列我曾经提到过是美国佬独立开发的系列,完全抛开日本,所以钛6补的一体化变形设计既可以理解为一次向历史的致敬,又可以被我这样的痴迷者YY为一次对历史的澄清。
玩具包装上G1的注解字样让人心跳不已!不由得在此感叹:钛TF的开发者们,你们的匠心和匠魂,我都能看见,可惜的是,过于乐观(选择大量合金件)和玩具开发经验的欠缺,使得你们最终自己把自己玩死。秉着对这一历史的怀念,我们将进入真正的正文——钛6系补以及黑补的玩具介绍。
【双生花,钛补玩具详拍】
接下来就是玩具部分的展示,前文中我并没有对黑化的补天士进行介绍,原因很简单:黑补定名为飞天虎,实在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一种设定,当然了,黑紫色的配色方案是完全向汽车大师靠拢的。这一段先搁着,后面继续评、品。
先来成对的图,从车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