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打纸包



游戏规则:双方先猜拳,输者先把自己的纸包正面朝上置于地,另一人用自己的纸包往上摔,可以摔到任何地方——对手的纸包上或旁边,目的就是把它弄翻个儿,即为赢。
小时候小编因为用力过猛,手指碰到地面然后发生了血淋淋的惨剧。。所以这个游戏是小编的童年阴影。
NO.2 跳房子

这个游戏规则多变,光是小编的每一个同事都有着自己家乡不同的玩法。跳房子游戏的成本很低,不需要特殊的游戏材料,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廉价的游戏。玩的时候,只需要一块相对平整的地面,一个粉笔头或者比较硬一点的能在地面上画出痕迹的东西,还有小瓦片或石块、砖块等。回忆开来,这个游戏在当时还真的是风靡全校(小学)呢~
NO.3 推铁环

这个东西在我们村儿是作为一种正式的儿童健身运动被列入比赛项目的!
玩家手捏顶头是"U"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亮。用铁丝做一个圈,然后再做一个长柄的铁钩子,推着这个铁丝圈滚着走。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我才不说总有几个同学到最后也没有学会推铁环。
NO.4 打弹珠(弹玻璃球、弹球儿、打珠子、打玻璃珠)

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画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5个小圆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这叫“打老虎洞”。
玩此游戏者多为男生,而且据说小时候如果擅长玩这个的话,长大后台球技术就一定猛!
NO.5 抓拐

拐,是猪或者是羊的后腿关节之间的一段,大小只有三、五公分,孩子们大多用的是羊拐。
一般是四个一副,辅助工具是沙包。玩的时候是一人一拨,找一处平洁光滑的地面。玩法是把沙包抛起,包在空中的刹那间,用夹、捏、抓等手法活动拐的各个部位,在沙包落地之前用手接住。这算一个回合。包如果落地,就算下台。各部位如何活动是有次序的,不能乱翻。最后一个次序是将四个拐一把抓齐,再把沙包接住。如果都不出现掉包的情况,输赢的标准是谁能在较少的回合里面完成活动拐的所有次序。
女孩子专属游戏,男孩并不擅长~
NO.6 跳皮筋

女孩子专属游戏,男孩并不擅长~
NO.6 跳皮筋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跳猴皮筋,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长3米左右,皮筋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非常有趣。先由俩人各拿一端把皮筋抻长,其他人轮流跳,按规定动作,完成者为胜,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另外一提,小编曾经是被称为皮筋小王子的男人~
NO.7 迷你四驱车


“冲吧,旋风冲锋!”这句台词不知道感染了多少年少的人,我们对迷你四驱车的热爱不亚于现在的守望X锋!夕阳下,马路上,一个个追赶四驱车的身影重叠在一起,快乐、亢奋,一张张笑脸彰显着年轻的活力。不止如此,我们还亲自动手,对自己心爱的四驱车进行涂色、绘字、改造,那时我们享受着的,正是真正的童年。
(。・∀・)ノ゙好了回忆结束,大家快散了吧,赶紧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接锅,努力干活,刷新自己的KPI吧!(喂!)最后的最后,祝大家六一快乐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