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除了老玩具,还经常和AC模玩网变形金刚综合讨论区的ALANREN版主去打桌球。
AC:有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与目标?比如接下来侧重于哪一方面的收藏?或者,要收到多少件算是一个新的阶段?
巴借:目前玩具基本上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接下来不会再投很多精力在收藏更多的玩具上了,我希望更多的往研究方向发展,探寻以前玩具厂的那段历史。
AC:也就是说接下来不会再收藏了?还是说不会再投入这么大的精力了?
巴借:是不会投入这么大精力了,因为按我的判断,80年代的玩具,大部分我收藏到了!
AC:您刚才说,接下来会转向对于老玩具的历史渊源的研究,那这些成果最终希望以一种什么形式呈现呢?一部纪录片?一本书?还是。。。。。。
巴借:都可以,看具体情况,现在还在研究阶段!
AC:您的这个研究估计会持续多长时间?一些老玩具厂可能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了,而且有些也不一定在上海,对于这些困难,是否有应对之策,或者有什么样的考虑?
巴借: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许会用很长时间吧!不过我对这些历史大多数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不是很困难!再一个,上海玩具占了当时中国玩具市场的80%的份额,而且还有很多老一辈的上海玩具设计师在上海,这个也算我有的一点地缘优势,希望2年内能有所收获。
沙包算老玩具,回力鞋只算老物件
AC:现在在AC模玩网的怀旧经典论坛,当然也包括一些玩家,对怀旧玩具与怀旧游戏的界定有一些争议,比如一些老游戏所要用到的道具,如强手棋,沙包,是否可以算作是老玩具呢?
对这个问题,您的观点是什么?
巴借:我觉得玩具和游戏分不开,很难有一个定义将他们划开,玩具通常是玩具企业量产的物品,游戏是以人为主的娱乐方式,不冲突,可以互相包容。
强手棋,沙包当然算老玩具啦!
AC:1980S年代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年代,一方面整个社会的物质意识还不是特别强烈,另一方面,国门大开,许多新思潮,新事物开始涌入。因此,在许多人眼中,一些原并并不属于玩具范畴的生活用品也成了那个年代孩子的“玩具”,比如TANG果珍的雕花玻璃瓶,比如可以读秒的,外形像熊猫一样的“熊猫”挂颈电子表,您怎么看这部分物件?是否也可以笼统的归为1980S年代老玩具?
巴借 :有些不能归纳为玩具,比如手表,或者收音机,或者饼干桶,这些可以称之为80年代的老物件,不能成为玩具。
还有梅花牌运动衫 ,回力鞋,都能成为那个年代的记忆。
我个人只是喜欢通过玩具来印证那个年代!
AC:那么碰到这些老物件,比如军用水壶,比如多功能按键文具盒,您是否也会有兴趣收藏?
巴借:恩,有些是有兴趣的额,比如多功能文具盒,我收藏了4个左右,水壶就不是很感兴趣。根据个人喜好而定。
收藏玩具不孤独,反而扩大了交际圈
AC:许多人认为其实1980S年代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这个年代可以延伸到1992年前后,在这一期间的老游戏、老玩具、老动画都有着许多共同性,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是否也会收藏一些1990S年代初期的老玩具?
巴借:我觉得80年代可以分2个概念,一个是指80年代出生的人,另外一个是指成长于80年代。
对于90代初期的玩具我想概括为80年代出生的人里面去。我会收藏一些90年代初期的玩具。
AC:OK。目前在这领域的人有多少,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您与他们有过交流吗?
巴借:收藏老玩具的全国大概有二三十个人,大家都有自己的工作,业余收藏玩具,经常在网上交流。
AC:收藏这些玩具时,有时是否会有孤独感?亲人朋友怎么看?毕竟在现在这样一个社会,人人都更偏好物质上的追求。。。
巴借:恰恰相反,因为收藏这些玩具反而认识了很多人,交际圈更广阔了一些,家里的人也很支持。也许我对物质要求不高,反而觉得生活充满快乐!
80年代孩子有着和现在孩子不一样的幸福
AC:很多人都认为1980S年代,是一个幸福的童年时代,您怎么看?这个时期给当时的孩子带来了什么?比现在的孩子更幸福吗?
巴借:我觉得,80年代的幸福 和现在的孩子的幸福是不一样的幸福。
那个年代生活物质条件不如现在,很多小孩一个玩具可以玩几个月甚至几年。但是那个年代就是因为物质不是很丰富,才有了大家的集体记忆,同样的小手帕,同样的塑料拖鞋,同样的玩具,